查看原文
其他

入职法院、检察院,第一件事应该干什么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刘哲说法 Author 刘哲

来源:刘哲说法;作者:刘哲

司法职业以严肃著称,而且有一种神秘性,一般人是没有与司法机关打过交道的。


所以很多人对司法机关没有概念,即使法科生也很难说真的了解司法机关是如何运作,即使你去实习过。


你去实习时的心态,与你正式入职的心态也完全不同,身边人对你的态度也完全不同。


因此难以避免的会有一分忐忑。


因为你会担心你给领导和周围的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,从而影响了以后的发展。


很少有人从一开始就不在意自己的处境和前途。


但是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做好了。


大事固然是重要的,但有时候有一些小事、小细节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,而周围同事也在观察你、评价你,很多的依据就是这些小事。


1.放东西有规矩,就不容易丢东西


司法工作责任重大,案卷保管就是直接体现。


我上班的时候师傅说人在卷在,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那个时候接触卷宗就感觉很紧张,生怕发生任何闪失。


所以卷宗在交接的时候非常具有仪式感,一定要签送达回证。


卷宗在自己手里也有一个保管责任。


比如自己清点卷宗的时候,经常就感觉少了一本,脸上的汗马上就下来了。再一查,又多了一本,多一本也是不行啊,结果经常自己查卷就查好几遍。


尤其是师父让你找一本卷的时候,你找来找去找不到,查来查去总数对,但就是找不到师父说的那本卷在哪,这肯定要发懵。


时间长了,师父难免要生气。嘴上不说,心里也会想,要你有什么用,找个卷都找不到。


这一来,印象也就自然好不了。


卷都弄不明白,敢把重要的事情交给你办么?


我的心得是,这其实是一个工作习惯养成的问题。


司法工作岗位经手的材料都非常重要,任何东西丢了都不行,一片纸都不行。


但是司法工作又非常讲求效率,还要经常性地使用这些材料。


这就需要我们从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。


比如拿东西放东西要有个地方,就永远也丢不了东西,也不存在找不到的问题。


就比如卷宗码放的问题,我的习惯就是按照卷宗顺序码放。


这好像很简单,但很多人却做不到。


比如看完卷,顺序乱了以后,就一股脑地放进去。这样下次再找就不好找,而找不到还以为丢了,自己就搞得很紧张、很狼狈,而且工作效率也特别低。


我的习惯就是每次看完都按照固定顺序再码放一遍。


这样清点也好清点,你就要按照顺序捋一下就行了,就要中间没有漏的,就说明不缺卷。


而你想找任何卷宗,都可以通过固有的顺序很容易找到。


这个事情的难处就是要在每一次都克服自己的一点点的惰性。


这样就会带来事后每一次工作的高效和安全感。


如果你能够随时及时准确的找到任意一本卷宗,这不就可以在最初的工作中留下一个靠谱的印象么?


2.自己动手解决问题,比如修理打印机‍


现在虽然是办公自动化,但其实被自动化困扰。


对于新入职的年轻人,经常都会被打印机或者复印机困住。


因为你是新人,打印、复印的活是免不了的。


有的时候没有那么着急,但很多时候还都是挺着急的。


而正在领导或者师父着急让你打印复印的时候,打印机和复印机卡纸了,怎么办?


等人修,经常周期会很长。


直接跟领导和师父说,打印机和复印机坏了,弄不了了,那一定会被认为很无能。


而且打印机和复印机对你来说是坏了,对领导和师父也是坏了啊,难道你说不行了的意思是让他们自己动手修理机器,或者自己联系修理机器?


如果是这样,要你干什么呢?


你的执行力会不会打折扣?


事实上,我刚上班的时候就经常修理复印机和打印机,当然也是因为这些机器老坏了,也是因为自己不想给人留下无能的印象。多少还是想给大家留下一个使命必达的印象,不想给自己找借口。


这样一来往往最快的捷径就是自己会修理打印机和复印机。


这些机器根据型号的不同都有一些后盖可以打开,一开始的时候是胡乱的打开,懵着找问题。


慢慢就会有一点经验,根据最后卡纸的声音和抖动部位,就可以大体判断出机器后盖的位置,然后准确的打开相应的后盖,把卷入的纸张拉出来。


为了避免卷纸,还要懂得纸盒的机械构造和码放方式。


卷纸、卡纸的原因很多,有可能是机械结构,有可能是因为静电,有可能是机器过热。


为什么要懂这些机械问题啊,我们来司法机关上班不是为了办案子么?


很多年轻人觉得自己来上班是为了干大事的,而不是来修打印机的,所以很多人就觉得打印和复印不出来,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。


这实际上就是要留给别人解决。


但是我相信总是把问题甩给别人解决的人,也不会给周围的人留下好印象。


而且懂得修理打印机的人肯定要比不懂得打印机的人工作效率要高。


尤其是在一些关键场合,它是可以发挥救场的作用的,因为这个打印复印对于办案和决定一些重大事项都非常重要。


而且你能够学习修理打印机,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你不是一个轻易容易认输的人,你是可以懂得自己克服困难的人,你是一个肯动手解决问题的人。


而这些品质在司法工作攻坚克难的时候尤为难能可贵。


谁都想要看到困难能够懂得克服的人,而不是看到困难就躲开的人。


所以你是在修理打印机么,你是在确立你在周围人心中的基础印象。


3.不要说我闲着了么,要说你到底做了什么


有些人不擅长多项任务同步作业,容易顾此失彼。


如果别人催问他一项工作做得怎么样的时候,他不会正面回应这件事,而是对别人反问人家你看我闲着了么?


就好像是安排工作的人没有眼力见,明明看他很忙,还给他安排工作,还催。


这种情绪宣泄虽然能让催问的人一时语塞,但肯定不会留下什么好印象。


虽然很多人都习惯于一个事情忙完了再忙下一件事。


但是实践中这是根本不能做到,工作任务总是比人多,不可能10个人就10项任务,往往是任务增加的量要远超过人员增加的量。


这就会导致几乎每一个人都要同时负责多项工作,没有人可以例外。


也不会有时间等待你干完一项工作,再给你另一项工作。


一项工作没有干完又来一项工作是常态,甚至你手里10项工作了,还给你加活儿,这也没有什么稀奇。


正所谓能者多劳,也就是越是重要的岗位,越是有培养潜质的人被分配的工作也自然越多。


这里边其实有一丝信任在里边。


但是一句,我闲着了么?就把这个印象全破坏了。


而且任何理性的人都知道,我闲着了么这句话并不证明你在忙工作。


因为你没有认真的解释你到底在忙什么,你到底干了什么,这些工作有多么繁重,以至于让你都无法接受新的工作了。


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其实就是没有在忙什么重要的事情,只是看起来很忙,是一种伪工作状态,而不让被戳穿,所以有一点恼羞成怒。


有一点想通过情绪的暴力来阻止新工作的到来。


这暴露了三个问题:


一是不会有效分配时间,工作效率偏低,导致工作积压太多。这也是工作习惯的问题。


二是思维线性化、单向化,缺少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,容易顾此失彼,说白了就是不会统筹协调,不会“弹钢琴”。


三是抗压能力差。稍微工作紧张一点,任务多一点,就会感觉绷不住了,说话办事就失去耐性了,就容易说狠话。


但是这样并不会解决问题,只会让人离你越来越远,而机会也必然从其中流失。


你闹情绪,就没人敢给你派活了,这并不值得炫耀。


因为你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了,别人对你的预期也下降了。


这样一来你的路自然不会越走越宽,而只会变得越来越窄。


所以给人的第一印象自然是重要的,而所谓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来自于这些小事。


往期回顾



法律人那些事法律控的自媒体关注 “阅读原文”进入法律人商城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